1頁 2頁 3頁 4頁 5頁 6頁
  星雲大師-佛光菜根譚  
07/31

多讀好書,使自己芳香;
多做好事,使別人快樂。

07/30

能幹的人,只在做事上認真,不在情緒上計較;
無能的人,光在情緒上計較,不在做事上認真。

07/29

何謂自我學習?
眼要看,口要問;心要用,耳要聽;
手要寫,腳要行;意要勤,念要明。

07/28

從小培養道德,道德的心燈會照亮一生一世;
從小薰習佛法,佛法的心燈會照亮生生世世。

07/27

只為自己著想不會大,
能替別人著想不會小。

07/26

教室裡,有慧解的修行;
勞動中,有植福的修行;
處世中,有做人的修行;
心靈內,有道德的修行。

07/25

禪,如山中清泉,洗滌心靈,沉澱塵埃;
禪,如青天白雲,飄流四方,任運逍遙。

07/24

福慧雙修,修得自他圓滿;
禪淨雙修,修得成佛作祖。

07/23

迷惑時,我們失去所有時間;
開悟後,我們擁有一切世界。

07/22

物質有限,情意無量;
真心供養,自他莊嚴。

07/21

以柔和自安,以戒法自淨;
以平等自在,以寂滅自樂。

07/20

上床不煩惱,心寬福壽長; 
包容無心過,積福遠災殃。

07/19

以慈得愛,以智化愚;
以忍處眾,以戒修身。

07/18

說而不能做,不如不說;
做而不能說,不如不做。

07/17

發掘人才是靠人,而非制度;
統領大眾靠制度,而非個人。

07/16

事大,須有宏遠的觀點;
事小,須有謹慎的態度;
事難,須有無畏的精神;
事易,須有珍惜的心情。

07/15

勤勞,是成功的種籽;
歡喜,是幸福的泉源;
清淨,是智慧的門戶;
奉獻,是道德的階梯。

07/14

退步再思量,可以跳得更遠;
休息再沉潛,可以走得更長。

07/13

用佛心看待人,人人都是佛;
以佛心看世間,世間皆淨土。

07/12

懺悔的明礬能潔淨污濁,
戒律的鍼藥能去除百病。

07/11

日常小事能盡責,當能成就大事;
重要大事能盡力,自能顧全小事。

07/10

只要肯學習,就能突破瓶頸;
只要肯吃苦,就能採收甜果。

07/09

不墨守成規,有變化才能創新;
不故步自封,肯向前才會進步。

07/08

一念慈悲助人,就是聖賢之心;
一念嫉妒害人,就是小人之心。

07/07

無能的人,光講理由;
能幹的人,會想辦法。

07/06

禪心,是搶不走的珍寶;
密意,是流不盡的法水。

07/05

唯有三輪體空的布施,信仰才會純潔;
唯有無住無得的修行,佛道才易成就。

07/04

學習氣,蒸發昇華;
學習雲,浮遊天際;
學習雨,滋潤大地。

07/03

施不為報,信不為求,
善不為功,慈不為名。

07/02

勿因喜而輕諾寡信,勿因辭而瞋恚憤恨,
勿因快而多事生非,勿因倦而鮮終無果。

07/01

尊重,是與人為善,給人利益;
溝通,是從善如流,體解人意。

06/30

命不在長,重在命中的成就;
理不在多,貴在理中的法義。

06/29

處事,不以聰明為先,而以盡心為要;
待人,不以利益為急,而以歡喜為上。

06/28

不必要的物質,不絲毫浪費;
不必要的時間,不耽擱分秒;
不必要的語言,不隨便開啟;
不必要的心事,不任意妄想。

06/27

愛是雙方的,單方的愛,只顧自己,是狹窄的單行道;
愛是雙向的,相互的愛,成就對方,是寬廣的雙向道。

06/26

責人要嚴,待人要寬,
鄰人和睦,處處淨土。

06/25

眼中看人無貧富,耳裡聽音好處想,
口中說話無荊棘,身手做事好商量。

06/24

自不能正身,而欲正他人者,謂之失德;
自不肯敬人,而欲他人敬者,謂之悖禮。

06/23

光榮歸於佛陀,成就歸於大眾,
利益歸於常住,功德歸於信徒。

06/22

從群眾和合中,培養集體創作的觀念;
從共識認同中,培養尊重配合的情操。

06/21

明白倫理、道理,
明白情理、物理,
明白事理、心理,
如此理路通達,人人懂理,讀書之貴,在此中矣!

06/20

心若閒,事多人忙心不忙;
心不閒,事少心忙人不忙。

06/19

勤有益,勤儉是成功立業的必要條件;
戲無功,嬉戲是傾家蕩產的主要因素。

06/18

識人要「清楚」,教人要「明理」,
用人要「公正」,留人要「激勵」。

06/17

念念慈悲,是立德、立言、立功之本;
時時清明,是聞法、思法、修法之鑰。

06/16

辦事化繁為簡,才能舉重若輕;
做事不簡而繁,只會慌亂無措。

06/15

心智經過挫折,才會成長;
生命經過磨練,才有價值。

06/14

改心,是自我進步之道;
換性,是自我成長之道。

06/13

有大膽,方能挑大擔;
發大願,才能成大事。

06/12

正常做事,認真負責,謂之智慧;
公事私事,公平處理,謂之正義。

06/11

獨處,須內觀,看無相之相;
靜坐,常內省,聽無聲之聲。

06/10

繼往開來,貴在歷史的保存和延續;
承上啟下,重在人我的互信與歡喜。

06/09

屬下不逆主管之意,是服從;
主管不逆屬下之意,是尊重。

06/08

不斷的努力,時間定會成就人;
不斷的學習,經驗不會埋沒人。

06/07

身心清明,做得了自己的主人;
身心汙濁,只能當別人的奴隸。

06/06

買好書,看好書,天天讀好書;
存好書,說好話,天天做好事。

06/05

為學要專心,心無旁騖,才不會被聲色迷惑;
做人要單純,心沒雜染,才能不為葛藤纏繞。

06/04

布施的觀念,使我們更富裕;
慳貪的觀念,讓我們更貧乏。

06/03

職位愈高,愈需要直言不諱的屬下;
處境愈險,愈需要肝膽相照的朋友。

06/02

以武力服眾,人服心不服;
以道德領眾,人服心更服。

06/01

人生如大海,船過不留痕;
人生如晴空,雁過不留聲。

05/31

光榮歸於他人,是處事成功之道;
吃虧歸於自己,是立身安全之方。

05/30

從勤勞裡,能創造未來的希望;
從奮鬥中,可採收明天的果實。

05/29

持戒,能將坎坷的遭遇,變成福樂安康的境地;
修定,能把散亂的心思,調至專注沉穩的狀態。

05/28

成事在人,故須善加運用其優點;
壞事亦人,故須謹慎處理其缺點。

05/27

心善,自然美麗;心真,自然誠摯;
心慈,自然柔和;心淨,自然莊嚴。

05/26

提升心靈,放寬眼界,自能海闊天空;
放下執著,隨緣放曠,自能超越生死。

05/25

心中了無牽掛,是真正的自由;
生活一無所求,才全然的自在。

05/24

無我,則無對待,無我是和平的根本;
有我,則有分別,有我是爭執的根源。

05/23

上等人,經得起千錘百鍊;
中等人,經得起打罵棒喝;
劣等人,經不起任何臉色。

05/22

心中有一盞明燈,是最美麗的人;
心中存一滴法水,是最富有的人。

05/21

人生道路長遠,莫以一時定終生;
人間性命短暫,不因百年忘無常。

05/20

以戒生活,以慈待人,
以忍處事,以緣交友。

05/19

功名富貴,不是幸福之本;
放下自在,才是幸福之源。

05/18

在爭執鬥爭時,不要偏頗;
在執著不解時,不可進言;
在衝動粗暴時,心存和善;
在是非不明時,保持沉默。

05/17

一粒種子,可以生長千萬的果實;
一個善念,可以成就無盡的因緣。

05/16

佛法不離生活,行住坐臥皆可示現;
生活不離佛法,語默動靜無非是禪。

05/15

眼睛要消化聲色犬馬,耳朵要消化道聽塗說,
大腦要消化資訊知識,心靈要消化善惡是非。

05/14

樹木沒有經過日曬雨淋,不能長高;
做人沒有經過千錘百鍊,無法健全。

05/13

一個人忍耐多大,力量就有多大; 
一個人承擔多少,成果就有多少。

05/12

持戒,能將坎坷的遭遇,變成福樂安康的命運;
修定,能使浮躁的情緒,化為平靜清明的理智。

05/11

人生不是因為自己成功而滿足,
人生是由於眾人得度才為成功。

05/10

人生路上,修福為先;
生死海中,念佛第一。

05/09

對生活,要樂觀進取;
對工作,要勝任愉快;
對事業,要精進持恆;
對未來,要充滿自信。

05/08

不責人小過,不發人隱私;
不念人舊惡,不計人得失。

05/07

欲知前世的因緣,端看現前的果報;
欲知未來的前途,須明當下的源頭。

05/06

人生要求真,以真誠對待他人;
人生要求善,以善心擁抱眾生;
人生要求美,以美麗妝點世界。

05/05

話不能說絕,事不能做絕,
路不能走絕,人不要處絕。

05/04

以理服人,讓人心悅誠;
以勢壓人,讓人心口不服。

05/03

克服困難,才能獲得良機;
勇於承擔,才能成長進步。

05/02

歷史是鏡子,心中有鏡子,才能以之為鑒;

人物是榜樣,心中有榜樣,才能見賢思齊。

05/01

謹慎每一念,時時觀照反省;
把握每一念,念念菩提般若。

04/30

決策事情,最好能從善如流;
執行事情,就必須擇善固執。

04/29

工作辛苦不要緊,辛苦能獲得成長;
遇事煩惱不怨恨,煩惱能轉為菩提。

04/28

心真,則大地皆清淨;
心善,則行事皆順暢;
心美,則眾生皆可愛;
心誠,則天下皆平坦。

04/27

福田在心,悟者無求;
為善在人,能者不難。

04/26

各盡其職,各展所長;
分工合作,和氣呈祥。

04/25

去除妒嫉,日日無不喜;
放寬心胸,處處無不樂。

04/24

有所求的付出,反而有心栽花花不開;
無所求的奉獻,可能無心插柳柳成蔭。

04/23

春山淡雅,夏山蒼翠,
秋山明淨,冬山沉穩。
四時之山,如人一生。

04/22

工作,讓人開發生命的潛力,展現生命的價值;
服務,讓人發揮生命的光熱,照亮生命的內涵。

04/21

眼看口問,能開拓視野;
心用耳聽,能增長見聞;
手寫腳行,能實踐理想;
意勤念明,能清淨身心。

04/20

為什麼要謙卑?因為沒有什麼可以驕傲的;
為什麼要自尊?因為沒有什麼可以怯儒的。

04/19

生活樂觀,是人生的藝術;
工作勝任,是人生的價值;
事業成就,是人生的富有;
宗教信仰,是人生的昇華。

04/18

遷善則其德日新,是稱君子;
飾過則其惡彌著,斯謂小人。

04/17

淡中交友可長久,
靜裡生活壽延長。

04/16

最有成就的人最容易受人毀謗,
最鮮美的果實最容易被鳥啄食。

04/15

為自求進步,應該以「養氣」代替「怨氣」;
為成就事業,應該以「和氣」代替「意氣」。

04/14

我們要做橋樑,溝通人際的情誼;
我們要做道路,促進社會的繁榮。

04/13

人生最大的收穫是滿足,
人生最大的能源是信仰。

04/12

用信心體驗佛道,用慧解深入法海;
用修持廣結善緣,用證悟實踐佛法。

04/11

處事依據道理,行為遵循倫理,
做人要能講理,學道須究真理。

04/10

上課聞道要有歡喜心,
指導訓話要有接受心;
做事擔當要有勇敢心,
和人相處要有恭敬心。

04/09

現實的家園會有成住壞空,
自己的本性才能永恒安住。

04/08

世故不宜太深,太深則生趣索然;
感情不宜太濃,太濃則難能持久。

04/07

燎原之勢,生於星火;
壞山之水,生於涓滴。

04/06

顯正首要破邪,
揚清必先激濁。

04/05

一事不小心,方寸大亂;
三句不對理,必遭反駁;
十分不耐煩,事業難成;
萬事學吃虧,萬方來會。

04/04

禪不可不參,禪不參則心地不透;
道不可不悟,道不悟則觸目成滯。

04/03

謙虛服務才有前途,禮貌尊重才有人緣,
良好習慣才有威儀,勤儉好學才有成就。

04/02

自然則美,渾然天成,最能傳達神韻;
自然則成,隨順因緣,必能水到渠成。

04/01

以微笑的態度面對忿怒的場合,則忿怒無不消散;
以微笑的心情處理沉重的急務,則急務愉快勝任。

03/31

不以得為喜,不以失為悲;
不以求為苦,不以有為樂。

03/30

受人稱譽要能不自滿;被他欺侮要能不怨尤;
遭逢失敗要能不氣餒;處事成功要能不驕恣。

03/29

慈心能降伏一切鬼魅;悲心能遠離一切邪惡;
喜心能所求所願如意;捨心能廣施一切吉祥。

03/28

有心外的活動,也要有心內的體驗;
有接受的生活,也要有感恩的美德。

03/27

不明理的人,永遠得不到快樂;
不惜情的人,永遠獲不得友誼。

03/26

自私的慾望如溝壑,要用喜捨去填塞;
瞋怒的恚心如高山,要用慈悲去超越。

03/25

用心在結緣上,那是處眾的根本;
用心在慈悲上,那是做人的根本。

03/24

每日說一些歡喜的話,每日做一些利眾的事,
每日讀一些益智的書,每日度一些有緣的人。

03/23

明白因果,就不怨天;
了解自己,就不尤人。

03/22

隨緣事事了,日用儘量少;
一切依戒行,自然無煩惱。

03/21

知足如點金石,可使接觸的東西變黃金----幸福;
感恩如仙女棒,可使所處的境界變淨土----快樂。

03/20

心無罣礙,方成解脫;
能除煩惱,便是修行。

03/19

心無罣礙,方成解脫;
能除煩惱,便是修行。

03/18

持身不可太皎潔,一切污辱垢穢要茹納得;
處事不可太分明,一切賢愚好醜要包容得。

03/17

微風吹人只覺清爽可愛,
愛語告人何等溫柔可親。

03/16

人,只為自己而活很自私;
人,只為親人而活很辛苦;
人,能為他人而活很偉大;
人,能為社會而活很踏實。

03/15

無求,自然不爭;不爭,自然無瞋;
無瞋,自然少怨;少怨,自然多福。

03/14

粗心大意固然容易做錯事,
太過細心執著也容易誤事。

03/13

人出巧詞,以誠相接;人出厲詞,以婉相答;
人出謔詞,以默相待;人出廢詞,以簡相告。

03/12

做時全力以赴,結果隨緣無求。

03/11

與佛身相應,則能做不請之友;
與佛心相應,則能行利生之事。

03/10

欲求身安,先淨其心;
欲求心安,先防己過。

03/09

只說好話不做好事,好話等於廢話;
只做好事不說好話,好事等於無事。

03/08

以空慧修道,以慈悲進德,
以忍辱養力,以布施修福。

03/07

有慈悲有智慧,是一等人;
有慈悲無智慧,是二等人;
有智慧無慈悲,是三等人;
無慈悲無智慧,是劣等人。

03/06

隨緣不是隨波逐流,而是珍惜當下;
當下不在他方淨土,而是內心一念。

03/05

凡事往好處想的人,快樂滿懷;因為好心自然想好事。
凡事往壞處想的人,痛苦不堪;因為壞心自然想壞事。

03/04

經驗來自實踐,成功由於力行,
非儉無以養廉,非勤無以捕拙。

03/03

自傲,是失敗的前奏;自卑,是消極的原因;
自信,是成功的力量;自尊,是高貴的本質。

03/02

求利者不可論道,
求道者不可談利。

03/01

受得起別人的冷落,禁得起外境的磨難,困難就會向你低頭。

02/29

做事可以失敗,但不能做人失敗;
過去可以失敗,但不能未來失敗。

02/28

只要有願心,世界無遠近;
只要肯發心,人間無苦樂。

02/27

感情若是一廂情願,則難天長地久;
財富若是巧取豪奪,必有敗壞之虞。

02/26

為了體驗人生,應以道德嚴律人格;
為了追求學問,應以智慧擴充心光。

02/25

喜捨的人是內心富有的快樂人;
慳吝的人是內心貧乏的愁苦人。

02/24

黃金非毒蛇,淨財作道糧,外財固然好,
內財更微妙,求財要有道,莫取非分財。

02/23

看得破的人,什麼都是我的;
看不破的人,什麼皆非我的。

02/22

「明理」,是事業成功的條件;
「無理」,是人格修養的缺陷;

02/21

熱心,要順於道;
勇敢,要合於理。

02/20

喜不大笑,怒不暴跳;
哀不嚎哭,樂不輕佻。

02/19

有的人值得被人利用,故能成才;
有的人堪受被人利用,故能成器。

02/18

道不成,過在放逸懈怠;
學不成;咎在缺少志願。

02/17

推諉,阻礙一切進步;
擔當,成就一切事功;
強辯,招來一切非議;
認錯,化解一切責難。

02/16

一念反躬,便是天理;
一念為人,便是天堂。

02/15

藥無好歹,癒病者良;
法無勝劣,相應者勝。

02/14

向尊長謙恭是本分,向平輩謙虛是和善,
向小輩謙虛是高尚,向生人謙虛是安全。

02/13

病從口入,若口不亂食,則病從何入?
禍從口出,若口能慎言,則禍從何出?

02/12

不念舊惡,才能化阻力為助力;
不退道心,必能轉煩惱為菩提。

02/11

五欲障道,離欲解脫;
三毒害人,遠毒清淨。

02/10

爭強好勝的人,樹敵必多;
委屈求全的人,道路必寬。

02/09

傲不可長,傲長則人厭;
欲不可縱,欲縱則傷身。

02/08

容一分橫逆,長一分器度;
省一分心機,多一分道義。

02/07

恩必施於有功,不可妄給私人;
威必加於有罪,不可濫及無辜。

02/06

失意時要「退一步想」,自我沉潛;
得意時要「想下一步」,自我愓勵。

02/05

瞋怒怨恨,是煩惱的根本;
感恩知足,是快樂的泉源。

02/04

慳吝嫉妒的人,即使財富滿室,也走不出內心的貧乏;
埋怨自憐的人,縱使四肢健全,也跨不出內心的框框。

02/03

立德、立功、立言,乃長壽之道;
信用、責任、勤勞,乃發財之道。

02/02

人與人之間必須相親相愛,才能同體共生;
國與國之間必須互尊互重,才能和平共榮。

02/01

瞋心,是長養痛苦的溫床;
貪欲,是鬥爭紛亂的禍端。

01/31

喜怒不形於色,是君子的風度;
言談不出惡聲,是聖賢的行為。

01/30

能施者是富者,耐勞者是能者,
任怨者是賢者,容人者是智者。

01/29

越多做,越能做;越會忙,越能忙。

01/28

成人之美,莫大於揚人之德;
壞人之事,莫大於揭人之短。

01/27

沒有志氣的人,千言萬語好比耳邊風;
胸懷大志的人,一言半語皆如及時雨。

01/26

堅定的信仰,在一念之誠;
至誠之一念,一切可感動。

01/21

花的清淨,要將清淨的真心供養十方;
花的彩色,要將彩色的好心與人結緣。

01/20

聰明者不迷,正見者不邪;
有容者不妒,心靜者不煩。

01/19

用語言讚美別人是口中放光,
用眼神關懷他人是眼中放光。

01/18

見人善行要多方讚美,
見人迷惑要多方提醒。

01/17

有人登山遇難,有人游河翻船;
有人損他利己,有人自我犧牲。

01/16

人若近賢良,譬如入花圃,久而自馨香;
人若近邪友,譬如入魚肆,即刻薰臭氣。

01/15

一日之計在於晨,一生之計在於勤,
一事之計在於明,一家之計在於和。

01/14

從剎那因緣中感受永恆的未來;
從明月清風中體悟清淨的自性。

01/13

忍耐自能增加力量;
明理自懂隨順因緣。

01/12

用慈悲待人,會讓彼此和諧自在;
用智慧處事,會讓凡事順利圓滿。

01/11

想要樹立良好的形象,要立德;
想要獲得事業的成功,要立志。

01/10

因為世事「無常」,所以文明才得以進步;
因為生命「無常」,所以未來才抱有希望。

01/09

以怨報怨,怨難止;
以忍止怨,怨自息。

01/08

健康是事業成功的資本,
誠信是事業成功的基礎。

01/07

廉不言己貧,勤不言己苦,
忠不言己好,功不言己能。

01/06

一時的忍讓,能換來長久的安樂;
一時的委屈,能換來最後的成功。

01/05

寧靜則心安,心安則寧靜。

01/04

不修行,無以度自己;
不說法,無以度眾生。

01/03

快樂在滿足中求,
煩惱從多欲中來。

01/02

一腔的熱情可以化解冷漠;
一心的專注可以開發潛能。

01/01

「一鼓作氣」比較容易;「再接再勵」需要耐力;
「連中三元」端賴恆毅;「不忘初心」才能終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