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前言
近年來,外籍新娘在全國新人中所佔的比例逐漸升高。根據行政院主計處於92年7月所公布的一項國情統計(見附錄一),去年結婚的台灣男人,有四分之一娶的是「外籍新娘」,且人數竟高達44843人!而在這四萬多名外籍新娘中,來自中國、港澳者比率達61.92%,其次是東南亞地區新娘,比率達37.34%。(見下圖)
雖然兩國聯姻所佔的比例逐漸攀升,但在另一方面,異國婚姻的離婚率也悄悄升高。就行政院主計處於今年八月指出,今年上半年與外籍人士離婚比數較去年大增13%(見附錄一)。在現今異國婚姻這麼普及之下,如何讓異國婚姻維持和諧的夫妻關係,實在是有賴進一步的宣導與進一步的協助。
在這麼多外籍新娘入境之後,隨之而至的相關問題也不少。除了最受大眾關心的健康及衛生問題之外,在夫家的適應問題、語言表達及溝通方面,都需從頭學習、慢慢摸索。甚至於最近這些兩國聯姻的第二代也已漸漸到了入學的年紀,這些小孩子的教育問題都需要受到重視,小孩子的學習地位也要平等對待;而親師之間如何溝通也是需要老師及家長間共同摸索出一個良好的溝通管道,雙方互相合作,讓小孩子的學習更完善。
然而,在這麼多外籍新娘入境後所衍生的問題,卻不見政府有大幅修改相關法令規章。如何讓這些外籍新娘擁有更好的社會福利或是更好的生活適應,都是政府及各民間相關單位需要費心的地方。這些小小的幫助,都會是一股滑過外籍新娘們心中的暖流。以下將針對現今社會中外籍新娘所遭遇到不平等、不合理或是不適應的地方做詳細的探討。
貳、 娶外籍新娘的原因
針對台灣男人近年來喜歡娶外籍新娘,可以歸納出以下幾點原因:
一、 台灣女性意識提高
這是外籍新娘之所以受歡迎的原因之一。不少娶外籍新娘的男士普遍認為,台灣女性的價值觀已超脫傳統,很多適婚女子抱定單身主義,女性有工作後可獨立自主,不結婚也不錯,想逛街就逛街,自由自在。使男士要在國內擇偶不易。台灣女孩子真的很嬌不好嫁嗎?很多未婚女子卻不以為然。她們的共同心情是如果無法找到合適的另一半,不必為了結婚而結婚,尤其看到朋友在婚姻中並不快樂,那何必為難自己呢?此外,因為女性意識抬頭,很多女孩子就算真的結了婚也不一定肯生小孩,傳宗接代的問題恐怕也和外籍新娘受歡迎的原因脫不了關係。
二、 學歷、經濟狀況
如同大家所認定的一樣,事實上的確有許多娶外籍新娘的台灣郎都擁有三低的條件:社會階級低、收入低、學歷低,但是,不巧的是,現在部分台灣女孩子對丈夫的要求卻是三高:社會階級高、收入高、學歷高。而溫柔可人的外籍新娘當然是最佳人選了,因為她們最符合傳統男人對妻子的要求,洗衣煮飯帶孩子樣樣精通,更不用說是所謂的三從四德了!所以,對於這些條件比較低的台灣郎,外籍新娘確實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三、 工作地點
因為台灣的工作機會越來越少,因此,越來越多的人到鄰近的國家工作,所以,結合了地利之便,他們也就順理成章的與當地女子結婚了!根據資料顯示(見附錄二),在高雄的旗津有戶葉姓人家,他們家的壯丁幾乎都是捕魚郎,長年在海上打拚,要娶本地姑娘確實不易,十多年前到印尼捕魚,順道上岸相親,而後結婚,而回國後,一傳十、十傳百,如今家族中已有二十多個印尼媳婦。可見工作地點對於台灣男人會娶外籍新娘也有一定程度的影響。
四、 需求不同
每個人對於老婆的要求不同,有的人求的是高學歷、好樣貌、好身材,但有的人就只求老婆能溫柔體貼、相夫教子即可,因此這些娶外國妞的台灣新郎其中不乏一些高學歷高收入的〝黃金單身漢〞。此外,就像先前提到有關台灣女性在經濟上已經能夠獨立,不需靠丈夫才能活下去,因此,她們大多抱持著不結婚的想法,所以,在這種選擇的機會少的情況下,外籍新娘對於想結婚又要求不多的男性則是一大福音。
五、 鰥寡孤獨者
在中國傳統的觀念裡,喪偶的人多半是較不吉祥的人,若他們想要再尋找人生的第二春其實並不容易;而更不要說是殘疾人士以及無依無靠的老榮民了。而乖巧的外籍新娘就提供了他們一個不錯的選擇。一年前,電視上有一個名叫「大社會」的節目中,有位記者採訪大陸新娘的相關新聞,新聞的主要內容是:在北部的一個眷村裡有很多孤單的老榮民娶了一群的大陸新娘,所以這個村子也被他們稱為「大陸新娘村」。老榮民們和他們的新娘個個都相處融洽,相敬如賓。如果這些老邁的榮民們沒有這些大陸新娘的照顧,他們可能無法過一個安樂的晚年生活,所以,我們不能一昧的指責大陸新娘來台就是撈錢,我們也要看看她們對很多人付出的一面!
參、 外籍新娘的衍生問題與現象
外籍新娘入境後,會帶來許多社會問題及現象,以下將針對其中重要的話題做深入的探討。
一、 日常生活適應
外籍新娘嫁到台灣的原因不一:有的是嚮往台灣的生活、有的是被騙來的、有的是自由戀愛而結婚、而有的是為了原生家庭的經濟問題…等等。這之中,除非是透過在台友人仲介,否則大部分的外籍新娘來台都是人生地不熟的,想想,由自己從小長大的家鄉隻身來到台灣,無論日常生活習慣、精神方面、語言方面,必然會有很大的壓力。以下就外籍新娘在台灣生活上所面臨的問題做進一步的探討。
(一) 飲食
台灣的外籍新娘大多來自東南亞或大陸,其飲食明顯的與台灣不同。就外籍新娘本身而言,要適應飲食不同的問題及排除水土不服,本身就是一項考驗。如果夫家又不體諒的話,很有可能造成外籍女子本身更大的壓力。然而,也有外籍新娘到台灣經營小吃的成功例子,將其故鄉的飲食帶進台灣,不但能貼補夫家家用,也讓台灣的小吃更多元化,是一舉兩得的案例。
而且現在台灣的外籍勞工人數越來越多,外籍新娘開設小吃店,不但能讓外籍勞工一解思鄉之苦,有的也會成為外籍勞工在工作之餘的聚會場所,彼此可以做一些生活方面的交流。
在適應台灣的飲食方面,現在台灣社會有很多為外籍新娘而設的烹飪班,可以幫助外籍新娘學習作台灣菜;而有的家庭則是由婆婆親自出馬教媳婦作菜。
(二) 交通
外籍新娘在夫家中擔任妻子與母親的角色,無論是出外採買,接送小孩……都需要使用交通工具。外籍新娘使用交通工具的比例增高,考照是必然的。在交通方面,就有許多外籍新娘考上駕照的例子。例如今年(民國92年)八月中旬社會局在高雄開辦外籍新娘考照輔導班,有30人報名,其中有19位順利拿到駕照,可以免於無照駕駛的擔憂。而另11位沒有拿到駕照的外籍新娘則是因為未能通過筆試,可見外籍新娘要更深入適應台灣的生活,識字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而社會局在其他地區也陸續的開辦考照輔導班協助外籍新娘取得駕照。
(三) 心理
有的外籍新娘是不得已才來到台灣,光是生活環境及語言、風俗的不同,就對外籍新娘的精神及心理造成不小的壓力。如果遇到好的夫家,那是很幸運的;但是還是有不少人遇到婆媳方面的問題。甚者,有個案例是丈夫每天喝醉酒,外籍新娘本身又因為教育程度與語言溝通方面而找不到工作,丈夫每次喝醉就對她施暴,經濟越來越差。女子本身因為人生地不熟,在台灣沒有朋友可以訴苦,長期下來就罹患憂鬱症。台灣女性如果遭遇家暴,還可以上網或透過其他管道獲得保護自己權益的資訊,可是外籍新娘不識字,無法自己尋找資訊。更甚者,有些夫家因為怕她學壞,禁止她與外界來往,所以她就被迫孤立,長期下來,在生活上所遭遇的困難也無法向外界求救,久而久之就會罹患憂鬱症、甚或想自殺,因為這樣子的台灣生活和原先預期的差太多了。
二、 夫妻溝通
由異地嫁來的外籍新娘如果對台灣的先生、家庭有模糊或錯誤的認識,再加上來台後因文化的差異、價值觀的不同,生活上很容易發生適應不良的情況。例如男方可能是為了成家的需要,而女方則為了改善娘家生活。而結婚在夫妻關係之中,「語言」是決定能否溝通的重要因素。一但夫妻語言無法順暢溝通,加上原先的文化、家庭背景和觀念上的差異,夫妻的感情當然不和睦。
三、 家庭暴力
多數外籍新娘透過仲介介紹嫁來台灣,其婚姻基礎較為薄弱。一旦夫妻溝通不良,家庭暴力就常常隨之發生。面對暴力時,這些外籍新娘隻身在人生地不熟的環境且語言又不通的情況下,常常求助無門。對於這些社會上所謂「家庭暴力」的事件,警察也常無奈地以「家務事」處理之,能給予的幫助實在有限。
在92年10月(10月14日民視報導),就曾經有如此案例發生於台北縣新店市一名中國新娘身上。這位中國新娘三年前嫁到台灣後,便不斷遭受酗酒的丈夫拳腳相向。即便是坐月子身體很虛弱的期間,她跟丈夫說肚子餓時,她的丈夫竟拿使用過的嬰兒尿布,往她的嘴裡塞。她從中國嫁到台灣,原本憧憬可以擁有一個幸福溫暖的家庭,沒想到丈夫酗酒又沒有固定工作,在酗酒後,發起脾氣來常常對她一陣拳打腳踢。再者,丈夫除了有暴力傾向外,疑心病也非常重,完全不准她跟外界接觸,所以在無計可施、忍無可忍又沒有朋友之下,只好找市民代表到警局報案,一舉告發她的惡劣丈夫。
四、 親子教育
外籍新娘來台要面對的除了夫妻溝通和有可能發生的家庭暴力之外,他們也有著養育下一代的責任。由於外籍新娘對台灣語言及教育的陌生,再加上台灣先生常疏於教導,他們的下一代在教育、語言、生活學習或人格形成上,會因母親的適應狀況和父親的疏於照顧而有所延誤。
據北市教育局於92年10月份最新調查發現,北市各國小一至六年級外籍及大陸配偶子女在校人數共2199人,佔北市國小學童人數的1.14%。更值得注意的是,在這2199位學童之中,學業適應欠佳者有732人,佔外籍及大陸配偶子女在校人數的33.29%,生活適應欠佳者有458人,佔外籍及大陸配偶子女在校人數的20.83%,合計在校整體適應欠佳總人數則有838人,佔外籍及大陸配偶子女在校人數的38.11%。而正常學習者則有171人,佔外籍及大陸配偶子女在校人數的7.77%。以下附上簡單的圖表以供參考。
 |
 |
外籍及大陸配偶子女適應欠佳,主要原因是外籍新娘語言溝通發生障礙,本身教育程度有限,無法有效教育子女。如果連基本的低年級注音符號,外籍配偶無法協助教學,將會影響子女的學習意願,再加上文化差異,欠缺親職教育知能或跟學校溝通不良,便會造成子女適應學校生活上明顯的延誤。
五、 衛生
根據民國91年台灣衛生署疾病管制局所公佈的資料,愛滋病一年新增病例數約六百名,平均每天都可發現新病例。另在已知的三百五十二名外國感染者中,有六十四人係與國人結婚,其中女性佔了六十一名,分別來自柬埔寨、泰國及印尼、緬甸、越南等,九成以上都是來自東南亞這些愛滋病高流行地區。雖然外交部要求外籍配偶申請來台需附三個月內愛滋病毒抗體檢驗報告,但愛滋病毒有六個月潛伏期,且國人迎娶外籍新娘習慣先在當地完婚再申請來台,這顯示許多外籍配偶根本不在衛生單位的防疫體系監控中。因此台灣在愛滋的防範方面除了靠政府推動外,想娶外籍新娘的男人還是要注意外籍新娘的健康狀況。
六、 國際形象
越南新娘是近年來大量嫁到台灣的外籍新娘,但在許多越南新娘遭虐待、性侵害等事件消息傳回當地後,引起越南政府強烈不滿,進而拍攝宣導影片,警告當地婦女勿財迷心竅,下嫁台灣郎。據台北駐越南辦事處處長吳建國曾表示,每星期平均接到25至30宗越南新娘在台灣一年後,因生活不適應,帶兒子逃回越南的個案。當地媒體包括最具政經影響力的國營「公安報」,發行量極大的「越文西貢解放日報」和「年輕人報」也曾多次對越南新娘到台做負面報導,當中包括夫妻年齡差距大溝通不易、越南新娘被視為貨物互相轉售,甚至供夫家「全體使用」等。雖然辦事處有糾正部分不實報導,但此事反應出台灣形象受損,也影響兩國人民感情,此問題極需社會大眾共同來關心。
七、 人權方面的省思
外籍新娘在台灣的遭遇有好的、也有不好的,但外籍新娘在台灣所引起的社會問題仍是不容忽視。反觀部分台灣人用金錢去買一個外籍老婆,是否意味著台灣人有「只要有錢,女人也可以買得到」的觀念呢?再者,諸多廣告明顯地把外籍新娘物化,在今天講求人權的台灣社會裏,是否也相當的諷刺呢?何謂人權?這是個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有的外籍新娘非常成功的融入台灣的社會,像在高雄美濃,有個外籍新娘說連她自己都忘記自己是外籍新娘的身分了,但是別人卻從未忘記她是外籍新娘。這是很值得我們反思的。我們在看待她們的同時,是否以一種異樣的眼光在看待。還是真的能以廣闊的胸襟與包容的多元觀點在看待外籍新娘呢?
肆、大陸新娘專訪
為了能更加了解大陸新娘在台的情況,除了分析資料及深入探討外,我們採訪了一位從大陸東北嫁來台灣的郭小姐。我們就所分析及探討過的議題,透過採訪的方式來加以驗證,以下節錄我們採訪的內容:
問: |
妳為什麼想嫁來台灣呢? |
答: |
我當時抱著一種憧憬、幻想,想說台灣有多麼多麼的好。可是後來來到這邊覺得,沒有想像那麼好。以前會憧憬一些高樓大廈、一些別墅什麼的。來到這邊,因為我們這邊好像比較鄉下,所以說…… |
問: |
所以來到這邊的原因是想憧憬一下台灣大概有多麼好。那妳嫁來台灣之後有沒有在生活中遇到一些不適應的狀況。譬如說,天氣或是人際關係之類的? |
答: |
也是會有啊!因為剛開始來的時候,我們東北的比較不會講台語。來這邊講台語就覺得好像什麼都聽不懂啦!因為我婆婆她不會講國語,而我只會講國語,可是她又不會講國語呀!我們這樣婆媳都沒辦法溝通。剛來的時候會跟小孩子學台語,或者是看電視,只是那個時候學的也是有限。 |
問: |
所以是語言方面的問題囉? |
答: |
是的。至於天氣,我們東北冬天很冷,一年四季是蠻分明的,而台灣一年四季好像都是同一個天氣,大概都差不多,其實台灣這邊的冬天感覺起來好像是我們那邊的秋天而已。 |
問: |
那妳在台灣的朋友是台灣人比較多還是大陸新娘比較多? |
答: |
基本上是沒有什麼朋友,只是說偶爾會有一、兩個大陸的新娘,她們會來找我。其他台灣的朋友好像沒有,我們很少會出去接觸。 |
問: |
那嫁來台灣之後,妳發現除了像以前幻想台灣有高樓大廈這些之外,還有沒有發現什麼差異?或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譬如說以前在東北的時候就想說台灣人就是有錢人,然後就是現在嫁來的時候發現不一樣? |
答: |
沒有啦!相對比較,台灣的人比較…… |
問: |
不好相處嗎?或是處處刁難妳什麼的? |
答: |
刁難是不會。只是偶爾會喊一些大陸妹啊、什麼的,不好聽的這樣。 |
問: |
就是走出去心裡會覺得:「啊~幹嘛喊我大陸妹?」,這樣子嗎? |
答: |
對啊。同樣都是中國人,台灣也好、大陸也好,都是中國人啊!他們會帶著一種歧視的感覺這樣稱呼我,真的覺得很難過。 |
問: |
那妳會不會後悔嫁來台灣呢? |
答: |
後悔是不會啦!但是我們來台灣拿不到身分證,然後就沒辦法工作,想到這一點是會覺得有一點後悔啦!其他的,像我老公、婆婆,他們對我不錯,家裡人都對我很好!
|
問: |
如果,時光可以再回來一次。就是,妳現在沒有嫁過來,還是保持那時候24歲,妳會選擇待在東北呢?還是嫁來台灣呢? |
答: |
如果再重選一次,我會待在東北。因為來到台灣大概跟我們那邊也是差不了多少,只是你們這邊物質上是滿富裕的。但是我們來這邊沒有親戚、朋友,偶爾有一點小委屈的時候,沒地方可以吐苦水。 |
問: |
那妳今天如果跟妳的婆婆吵架了,妳會怎麼去把那種不好的情緒宣洩出來?還是就自己默默流淚? |
答: |
也是會有這樣的時候,但是我又不敢正面地跟我婆婆吵,只能自己發發牢騷或跟我老公發牢騷,有些時候也會偷偷自己哭,或是打電話回去跟我家人吐苦水。 |
問: |
好,謝謝。謝謝妳接受我們的訪問。 |
由以上的採訪我們可以簡單的歸納出幾項要點:
1.嫁來台灣的原因:憧憬、幻想。
2.生活上的不適應:語言帶來的困擾。
3.台灣的朋友:沒什麼朋友,偶爾才會有一、兩個大陸新娘的朋友。
4.嫁來台灣後,發現的差異:被喊「大陸妹」,覺得被歧視。
5.會不會後悔?:因為身分證問題,使她無法工作。
6.如果時光可以倒流,會做什麼樣的選擇?:還是會待在東北。
7.有委屈時會如何排解:會跟老公談或打電話回家,但大多時候是自己偷偷哭。
伍、建議
針對外籍新娘的問題,以下僅提出幾點政府及相關團體機構急需協助的事項:
一、加強語言學習
對來台之外籍新娘實施華語教學,透過仲介公司的服務、成人補習教育的開放、基本語言能力為國籍取得條件之規定,讓新娘享有學習的機會,並加入實用課程,減少外籍新娘生活適應及資源取得的困難。
二、加強婚前教育
政府單位需要透過仲介公司與機構加強文化宣導及異國婚姻的婚前教育輔導,使雙方對彼此有正確的瞭解。
三、仲介公司的輔導
不法的仲介公司將外籍新娘當人口販賣,「假結婚、真賣淫」的實例時有所聞。警政及相關單位應加強取締非法仲介公司、輔導合法仲介公司服務項目及品質,例如加強語言訓練及婚前教育來降低婚後之各類問題。
四、確實掌握外籍新娘之居住地
目前頗多機構都開始服務外籍新娘,但未出面尋求協助者才是令人擔心的一群。政府單位需徹底掌握外籍新娘來台初期所在地並定期查訪,以判斷是否有犯罪或需協助的狀況。
五、家庭暴力資源連結
警察單位及家暴中心為接受外籍新娘家庭暴力之第一線單位,對外籍新娘的投訴應積極介入。另外,婦女受暴後的經濟問題、官司訴訟費用、證件居留問題等都是有待相關單位配合解決。
六、工作權放寬、職業訓練及就業輔導
目前工作許可制度並無法真正解決外籍新娘就業的問題,民間及政府單位應可合作,開放讓外籍新娘接受政府職業訓練,並藉由工廠或有意願聘僱外籍新娘的單位作一轉介及媒合,也可削減在台非法工作之外籍新娘。
七、翻譯員的培訓
語言的障礙是外籍新娘遭遇問題時無法自己求助的原因,另一原因是外籍新娘求助後沒有人能傳達她真正語意,讓問題有效解決。如能在第一線單位訓練,聘用不同國籍之翻譯員,即可提供及時服務。
八、增設外籍新娘生命線
基於為數可觀的外籍新娘隻身嫁入異國,離鄉背井使故鄉親友不易隨時隨地給予需要的幫助及溫情的關懷之故,培訓了解她們文化背景的同鄉人士,來進行生活層面輔導及擔任傾吐心事的對象。
陸、結語
外籍新娘由於在本地取得社會資源及建立自己的同儕生活上有所困難,使得她們在只能依賴夫家的狀況下被孤立成為弱勢族群。除了政府將自93年度起編列預算,照顧全國23萬餘名外籍新娘的基本權益與生活外,未來包括外籍新娘的工作、社會參與、醫療教育、生活照顧與子女教養,相關單位都應研擬具體的政策及措施。我們亦藉此報告,呼籲全體國人,我們應從「多元文化主義」而非「同化主義」的立場,去面對並解決外籍新娘定居後所衍生的行政、社會、經濟、教育、文化等各個層面的問題。反對以「歧視或同情」的方式對待外籍新娘,或一昧要求外籍新娘「適應」台灣社會。我們應積極把外籍新娘當成異文化的交流者。台灣在地社會與外籍新娘之間的互動應以「平等」、「尊重」、「雙向」、「共生」等原則來進行,並在台灣發展出嶄新而有創意的多元文化!
|